商城专区 鱼友交易
查看: 16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雀鱼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复制链接]
 孔雀鱼
 秀  才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秀才(2级)
  • 项  目当前下级
  • 主题数:42-
  • 回复数:185-
  • 精华数:0-
  • 回答数:11+4
  • 采纳数:0-
  • 热帖数:0-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铭鱼(5级)
当前等级积分564分离下一等级鱼圣(6级)还有436分,加油!

42

主题

1

关注

14

粉丝
+ 关 注
发私信
龙币
747
 兑换福利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罗沙门 发表于 2015-10-14 13:56: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谈到遗传和基因,我们先要接触一组名词,就是基因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基因型又称遗传型,它反映着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据估计,人类的结构基因约有5万对。因此,整个生物的基因型是无法表示的,遗传学中具体使用的基因型,往往是指某一性状的基因型,如我们说白子的基因型是rr,只是表示有关体色的这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了白子个体不能产生酪氨酸酶。所以基因型是从亲代获得的,可能发育为某种性状的遗传基础。表现型则是指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但整个生物体的表现型也是无法具体表示的。因此,实际使用的表现型,往往也是指生物发育的某一具体性状。如体内不能产生酪氨酸酶等。表现型是生物体把遗传下来的某一性状发育的可能变成现实的表现。表现型与基因型基本上是先天条件和后天表现的关系。
   例如,我们知道,如果想要让大尾鳍品种的孔雀鱼的尾鳍长得更大,就需要在幼鱼1~2月龄时用水流让它们增加运动量,使其尾柄粗壮、尾鳍夹角变大、尾鳍变长。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尾大不掉的孔雀鱼的游泳能力并不很强,在强力水流的冲击下,它们应该会为了适应环境而发展成尾柄粗、尾鳍小的个体,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水流的作用下,孔雀鱼的尾鳍仍然会长大,并不会因此而发展成尾鳍小的个体。
    这个例子说明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再如某种孔雀鱼含有尾鳍大的基因,这就是基因型。含有大尾鳍基因的孔雀,照理说生下来的都会是大尾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也许在饲育的过程中出了差错,造成营养不良钙质不足,此时孔雀鱼的尾鳍发育不良形成较小的尾鳍,这就是表现型。但是表现型还是需要依靠基因型作为先决条件。例如野生孔雀鱼生来就没有大尾鳍的基因,再怎么用水流让它们运动也不会因此而让尾鳍长大。相反的例子是,只要某种孔雀鱼有尾鳍变大的基因存在,利用外在环境的影响,用水流冲击它们,在孔雀鱼的腰身变粗的情况下,尾鳍变大的表现型很容易就会跟着出现。
   通常情况下,最受表现型影响的是孔雀鱼的体态。而影响孔雀鱼外在表现型的环境因素包括水流强弱、酸碱值、阳光、空间、饵料等等。其中以饵料与阳光影响最大,因这两者与孔雀鱼的骨骼与身体的发育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饲育孔雀鱼的幼鱼时,在前两三个月的生长期就要尽量用外在环境刺激它们,此外诸如饲喂丰年虾、综合维他命、放珊瑚砂、水流冲激、多见阳光等环境因素,都有助于孔雀鱼的充分发育。基因型、表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影响。


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分享本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fastpost
返回顶部 意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