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9210
- 精华
- 0
- 帖子
- 58
- 最后登录
- 2016-4-16
- 注册时间
- 2014-10-17
孔雀鱼 童 生
小 鱼
龙币
- 385
兑换福利
|
众所周之,黄礼服孔雀鱼,火炬、黄化孔雀鱼、白子全红的孔雀鱼都具有大背、延长背、高帆类的背鳍,那么,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使这些孔雀鱼的背鳍生长的更好呢?我们又需要给鱼提供怎样的生长环境呢?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大背高帆类孔雀鱼的背鳍养成方法: 1,光照问题。需要强光照射,最好的光源当然是阳光,如果每天让鱼见光的时间不少于6小时,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阳光不足,那么用灯光照射时间不能少于8小时。 2,水质问题。孔雀鱼苗一般要用老水培育,两到三天就应抽取缸底的残饵粪便,缸壁产生的绿苔只需擦掉正面,也就是我们通常观察的一面,其它三面保留,水苔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对鱼发色有很大帮助。如果是裸缸,建议缸底也擦干净,因为在没有水草附着的时候,小鱼苗夜间可能会潜于缸底,擦干净就是为了避免受到污物感染。 3,温度控制。一般保持在26度,这对增加鳍板的厚度有帮助。 4,食物选择。新鲜的水蚯蚓是最佳选择,前提是要做好消毒工作。另外鲜活的支角类和丰年虾也是不错的饵料。 5,产仔后保养。待产的雌鱼要设置专门的生产缸,生完小鱼后应立刻换掉2/3的水,使用原种鱼缸中的同温老水最好,可加入少量的食盐,注意水质,喂食要勤喂、少喂,母鱼产完后三天放回原缸。另外,没有吃完的残饵要及时抽出,以防由于水质变化而引发的“针尾”病。 相信做好以上几点,我们的孔雀鱼的背鳍会长得更好看。 如何避免鱼苗发生“针尾”病 所谓鱼苗的“针尾”病就是在鱼苗阶段,就可以观察到小鱼的尾巴合并到一起,不是正常的扇形而是呈针尖状的尾巴。如果鱼苗患上了针尾病,那么它是背鳍发育通常也不好,所以“针尾”现象要做到完全避免。有些朋友甚至不知道什么原因、什么时候鱼苗就已经变成针尾,在这里只简单介绍针尾发生的两种原因:一,水质恶化;二,应激性“针尾”。 针对以上两种原因,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在鱼苗阶段控制好水质,可在水中放入水草(最便宜的金鱼草就可以)、苹果螺、小清洁工等。此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水分蒸发量大的时候及时补充水,但千万不可大量换水。如果粪便很多的时候抽取粪便,多余的水还要导入鱼苗缸中,有油膜可以刮出,具体的防治方法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
|
|